江蘇多家老字號煥新,點亮多地消費市場
楊民仆2025-09-20 18:09:02
來源:交匯點新聞
交匯點訊 9月20日,韓復興·長白街店煥新開業。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了解到,近期,多家承載著深厚歷史底蘊與獨特技藝的老字號品牌或是空間升級,或是開設全新分店,既守住品質根基,又實現傳統品牌的年輕化生長。
“來半只鹽水鴨,搭鴨脖。”“我的牛肉要五斤,打包!”9月20日一大早,經過近半個月裝修的南京長白街韓復興門店前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這家承載著附近居民味蕾記憶的老店煥新開業,吸引了大量新老顧客前來捧場,隊伍從店內一直排到了門外。
上午七點半,店門一開,等待已久的顧客們便涌了進來,直奔鹵菜柜臺。鹽水鴨、醬鴨、醬牛肉……各式鹵味琳瑯滿目,香氣撲鼻。排在隊伍最前面的劉大爺今年70歲,是第一個買到鴨子的幸運兒。他樂呵呵地告訴記者,他買了半只鹽水鴨和半只醬鴨,準備晚上給上高中的孫女加餐。昨天他還特地來“偵察”了一下,今天趕個大早,總算排到第一個。說話間,店里接到了今天的第一份外賣訂單——一位在夫子廟的游客點了四分之一只鹽水鴨。外賣小哥一路小跑進來,接過打包好的袋子,又一陣風似的消失在人群中。
“這次裝修變化挺大的,門頭從綠色換成了更時尚的藍白色,鹵菜區也改成了明亮的檔口,增添了鴨文化墻,顧客看得更清楚,買得也更放心。”店長余亮一邊忙著給顧客斬鴨子,一邊介紹道,“此次選擇在雙節前開業,正是希望以‘老字號+新消費’的模式,在為老街坊餐桌增添美味的同時,也為南京的城市煙火氣注入新的活力。”
不止于本地煥新,眾多江蘇老字號還加快了向外布局的腳步,將地道風味與文化特色帶到了更多城市。
8月底,泰州宴?留芳茶社蘇州中心店正式開業,面積達320平方米,融合微縮水鄉景觀、非遺展演與戲劇元素,打造集飲食與文旅于一體的體驗空間。?
該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泰州早茶集團在蘇州布局的第二家分店。與此前的蘇州協鑫廣場不同的是,新店增加了下午茶品類,包括杏仁酥、蛋撻等點心,雙人的套餐定價90多元。此舉旨在為都市潮流人群提供兼具味覺享受與文化體驗的時尚目的地,進一步拓寬了品牌在蘇州市場的受眾圈層。
記者注意到,美團平臺上,網友紛紛點贊新店品質。網友“德芙縱享絲滑”稱贊道:“環境雅致,空間兼具現代設計之美與傳統清新雅韻,墻面飾以京劇臉譜,仿佛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茶點精致可口,蟹黃湯包汁多餡鮮,翡翠燒賣清香軟糯,蝦仁蒸餃是我吃過的最完美的呈現,無論外形的褶皺還是餡料湯汁,每一款都傳承了淮揚細點的精髓。”網友“大白咖啡豆”則認可其傳統手藝,認為魚湯面、獅子頭承載著泰州早茶的生活光景,直呼“蘇州人有口福”。?
8月,“鹽城八大碗”上海首店在楊浦區長陽路的燕舞·東方保利廣場開業。“鹽城八大碗”是鹽城人在長期生活中,利用當地原料烹飪出的符合自身口味的菜肴總稱,同時也是鹽城百姓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生日滿月等常見宴席的代稱。它承襲淮揚菜系精髓,形成了以燴為主、半湯半菜、半葷半素的獨特風格。新店內鹽城景點、特產展銷與多媒體互動等元素的設置,生動再現了“八仙桌、八大碗”的民俗宴飲場景。
據該店工作人員介紹,這里的菜品與正宗的鹽城風味保持一致。每一道菜都承載著鹽城獨特的飲食文化和傳統烹飪技藝,從食材的選擇到調料的搭配,再到火候的把控,無不彰顯著對原汁原味的追求。店方希望通過‘鹽城八大碗’的獨特口感、豐盛菜品,讓更多上海市民和八方來客品嘗到地道的鹽城風味,體驗到鹽城人的真誠待客之心和美食文化的深厚底蘊,使這里成為傳播鹽城飲食文化、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目前消費者來自在上海的鹽城人,占七成左右,他們評價相當高,品嘗到了兒時的味道。”該工作人員說。
今年5月,中華老字號“富春茶社”蘇州首店于周莊古鎮核心區全功橋畔營業。據了解,這座融合江南文化與味覺傳承的新空間,剛亮相便成為古鎮熱門打卡地。門店將茶香、園林、非遺技藝與水鄉風情深度交織,每處細節都復刻著蘇式生活的雅致韻味,被食客譽為“可食用的江南博物館”。
據介紹,味覺傳承上,富春茶社的經典招牌悉數登場。鎮店之寶蟹黃湯包湯汁豐盈,燙干絲刀工細如發絲;曾獲乾隆盛贊的三丁包,以雞丁、肉丁、筍丁的黃金配比鎖住鮮香;翡翠燒賣與千層油糕并稱“揚州雙絕”,色澤與口感兼具。記者看到不少網友點贊:“這鄰里廚房的煙火氣太地道,往后會常來。”
7月,作為昆山飲食文化代表與非遺重要載體的老字號奧灶館,在蘇州姑蘇區觀前街正式迎客。據了解,菜品既延續了奧灶面的傳統靈魂,又融入了蘇州飲食文化特色,讓食客在品味經典的同時,感受蘇州時令之美。該店工作人員介紹,門店的特色澆頭,每一款都藏著對細節的追求。比如響油鱔絲,選用鮮活鱔魚現劃現炒,搭配姜絲、蒜末猛火快煸,鮮辣入味,盡顯蘇州家常菜的地道精髓。她同時推薦了“松鼠鱖魚+精品三味碟”“碧螺春蝦仁面+精品三味碟”等套餐,搭配是恰到好處,是傳統技藝與現代搭配理念的巧妙融合。
記者看到,美團上一網友評價:“這家的湯底相當好吃。紅湯味道咸、厚、香,原材料加得很足,嘗得到大骨的油香。白湯咸香、鮮香更加突出,湯里飄著骨髓,蔥花香味、骨湯鮮味渾然一體,配上鹵鴨確實很好下口。”據了解,目前,品牌已確立“直營+加盟”雙輪驅動的經營模式,運營門店達十多家,實現了老字號美食的規模化發展。?
除了新開分店外,另有一些跨越了漫長時光的老字號悄然回歸,時隔多年再續傳奇篇章。
近日,創辦于1851年、曾以“宮粉”聞名全國的美妝品牌“月中桂”在蘇州山塘街試營業,9月21日正式營業。
清代咸豐年間,曾在京城為官的吳慎生,在蘇州閶門開設了第一家“月中桂”香粉店,店名取自杜甫詩句“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寓意“采月中光華,制人間香粉”,此后,“月中桂”的名聲迅速傳開,并躋身全國“四大香粉號”。20世紀六七十年代后,“月中桂”漸漸淡出了公眾視野。
“試營業期間,香水堪稱爆品。它以中藥、玫瑰為主要成分,散發純桂花香,加之價格優惠,國外游客多是四五套地購買。”該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據了解,店內既有護膚品,比如水、精華、面膜、香水,也有精油皂等生活類產品。團隊深入挖掘當年的歷史資料,既借鑒了當年“宮粉”的制粉技藝,還結合現代技術,讓粉體更細膩、貼膚,讓這份“舊時月色”重新走進當代人的生活。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楊民仆
圖片:受訪者提供(除署名外)
編輯:許愿